早市买菜。又碰到一个卖野鸡的,一对要60元,我本想走到市场西头回来再拿,回来时,已让人买了。看来买菜也有时机问题,而且是“善择时左于善择利”啊!野鸡买没了,买了一只白条鸡。
买菜回来时,大姐到我们家,带来八个菜,帮我们做早饭。
四姐给英买了一件大红棉袄,一套康倩娇牌天鹅绒塑身内衣和一双袜子。英晚上穿上了四姐买的大红棉袄。
带英去463医院治病。
回来的路上,车开到小河沿东面,大南二校附近的一个225车站时,英感叹说:“看那些等车的人和在地上悠悠走的人多好啊!我真羡慕他们。”我知道英的意思是健康最好。但英的这句话让我想起钱钟书先生写的《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从这个角度讲,你觉得他们等车好和走好,他们没准还看着你坐车好呢?“围城”的内涵似乎可以用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解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说,其他条件不变,连续增加一种物品,这种物品带给人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如在城市住的时间长了,就提升了一个人感觉中农村的价值;山珍海味吃多了,就提升一个人感觉中小葱伴豆腐的价值。价值是主观的,因人而异;就同一个人而言,又因时而异,因地而异。
阅读全文…… 恒哥是我的亲戚里我这一辈人中口碑最好的一位。我和他只见过一面,那时还小,没有太深的外印象。对他的了解是通过上老一辈人和同辈人的谈论中得到了。恒哥特别认亲,常常给老家的舅们钱物和药品。老伯伯告诉我,恒哥并不是很富有,他对自己一直很苛刻。自己是医生,行医多年,又当过医院院长,他自己用药总是让孩子到批发公司买便宜药,买菜也捡便宜的买,表嫂还为自己家人亲自做鞋。他自己有病,并不在别人面前显露,抱着病体给别人看病,自己舍不得用好药,却给亲戚们淘弄好药。这么好的人,却这么早去逝了,太让人挽惜了!但我想,恒哥的人生价值充分体现出来了,他可以没有遗憾安息了。“不为良相,就为良医”,恒哥是个良医,他的医德和医术在清河县是很有名的。恒哥两口了都是学医的,一个学中医,一个学西医,大学毕业后,他们一起去了县城,被分配到县城下面的一个小医院。那是一个晚上可以听得见驴叫的地方。几十年来,他行医治过的大多是最基层的缺医少药的平民。如果他留在天津,他也不会给那么多更需要医治的病人看病。恒哥一贯低调,儿子结婚时,本来不想大操大办,可是清河县还是很多人非得参加他儿子的婚礼。恒哥太累了,恒哥可以安息了。恒哥去逝后是清河县的人帮着把遗体运回他的老家沧县邢庄子村土葬的。恒哥在这里渡过了他的童年,现在又回到故乡,回到了先他逝去的亲人身旁。小时候听父亲说,恒哥的爷爷非常喜欢恒哥,每当晚上星星出全了的时候,恒哥的爷爷都给恒哥扑落100下肚子。恒哥在外边忙了几十年之后,又回来了,回来安息了,再也不用那么忙,那么累了,再也不用那么只顾别人不顾自己了。
恒哥,我再回老家的时候一定到邢庄子给你上坟。
恒哥永远是我的表哥。
阅读全文…… 罗洗河在三星火灾杯决赛第三局战胜李昌镐,以2:1的总比分获得冠军,终结了李昌镐对外国棋手番棋决赛不败的神话。这是中国围棋十年来最大的胜利。是中国围棋十年来含金量最高的胜利。对这个胜利中国人盼望了十年、期待了十年。这一胜利堪称中国围棋史上的第四个里程碑这一胜利的意义完全可以和陈祖德首次战胜日本九段、聂卫平在中日围棋擂台赛上连胜日本超一流以及马晓春在对小林光一在中日天元赛上8连败后首次在番棋赛中战胜当时的世界围棋第一人小林光一相比。这盘比赛的胜利标志着中国围棋走出恐李的阴影,中韩围棋的差距全面缩小,可以预言,在今后的世界围棋大赛上,中国棋手会得更多的世界冠军,会逐渐赶上甚至超过韩国棋手。为此,中国围棋应好好感谢罗洗河。
罗洗河此次战胜李昌镐有其必然性。
首先,罗洗河的这次胜利是中国棋手十年面壁的结果。李昌镐是十年来世界公认的“天下第一人”,是这十年天下围棋手研究最多的人,棋手们都在苦思冥想寻找打败李昌镐的办法。在这方面,中国棋手下的功夫最大,因为十年来李昌镐一直是中国棋手的苦手,就因为这个李昌镐,一直压着中国围棋喘不过气来,马晓春、常昊等中国顶尖棋手都栽在他的手上,若韩国没有李昌镐,就谈不上中韩围棋的差距,我们的马晓春、常昊们不知要拿多少个世界冠军了。所以,这十年中国棋手几乎不看日本棋手的棋了,一直在研究李昌镐。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棋手中迟早会出现一个可以首先突破李昌镐的人。
阅读全文…… 郝红热心班里的公益27年,她早就有为同学做一本《同学录》的想法,几次和我谈过,我自然很支持她,并鼓励她要做就做最好的。今年10月以来,郝红几次让我去她的数码工作室看她为我们班同学做的《同学录》并让我随便写点什么,越随便越好。这本来是一件很轻松的事,可是因为忙,我一直没有功夫去,年末了,再不去就得拖到明年了,于是抽了两个小时的时间去了。
看到同学们大学时的照片,仿佛时间又回到大学时代,一切都像发生在昨天一样清晰。那段时光太美好了!太难忘了!罗纳德•里根晚年忘了他当过美国总统,但还记得年轻时的伙伴。我们也会有一天会忘记昨天的事,忘不了自己的同学。郝红的计算机里没有五笔,只好我说她打,打出我对几个同学的感言。我可是看着你们的照片,想象着你们的样子写的,第一感写出来的东西大都是真情的自然流露,有不对的地方同学海涵。我是准备为第一个同学都写点感言的,回家后一直打到半夜一点,有点打不动了,主要是我的观察力不到位,对很多同学还找不到合适的角度。不敢轻易下笔。好在郝红主编的这本《同学录》是动态的,以后还可以随时增加内容。
我上面说过,郝红想做一本最好的《同学录》,为此她一直在努力着。她编的《同学录》将有许多特别的地方,比如,除了同学本人外,还有爱人和孩子的照片和文字。比如我们的《同学录》还会与时俱进地扩容。在内容的编排和版式装璜上也会一版比一版精美。
为了这本《同学录》,郝红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为了寻找同学入校时的照片,她到母校找到当年的班主任孙庆祝老师,在他的帮助下弄到我们当年照片,很多同学家里人的照片更不好弄,为此,郝红也费了不少劲。好在她不以此为苦,反而以此为乐。
我们都已步入中年,我们现在正站在人生的顶峰上。从山的这面,我们可以清楚地看见我们上山的路;从山的那面,我们也可以看见下山的路。这本《同学录》会让我们永远不忘,我们是一路走上来的。
阅读全文…… 英上楼有进步/效率郝红/写大学同学特写集
早市买菜。
做早饭,今天英早饭吃得较多。
带英去463。回来时,英上楼时除了在三楼拐弯处有三蹬楼梯是左脚上右脚拖着上外,都是两只脚交替上的,我看了很高兴。
中午范瀚章老师和徐曙光老师来。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