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今天参加的新新婚礼是我参加的婚礼中最有格调的。婚礼10:48分在荷兰村威尼斯水上乐园举行。典礼仪式花了5000元,不包括彩车和酒席。我是正点到典礼现场的,没有看到迎亲的车队,听说是新郎张绍海开着红色跑车亲自接新新的,后面是5辆奔驰再后面是别的车。
最精彩的就是结婚仪式。来宾的座席从东到西排列,典礼台在来宾座席的南面,和来宾座席隔着一条人工河,典礼台背景用白色玫瑰装饰,上方是新郎新娘的大幅彩照,典礼台左边桌子上五层高脚杯叠成的塔,右边一桌子上是一个点着的蜡烛编成的花环,花环的中间是一个礼花。典礼台的右边有一个鹊桥,鹊桥的两端是拱门,拱门用白玫瑰和水仙花装饰,鹊桥两边的拦杆是一盆挨一盆的白玫瑰和水仙花。三姐夫和新新站在两排来宾的北面的桥上。典礼正点开始,主持人首先介绍新郎。小张今天特别精神,穿着一身白色西装,像个白马王子。介绍完新郎后,在婚礼进行曲中,三姐夫把新新从来宾北岸的桥上穿过两排来宾座席,带到来宾南面鹊桥的拱门下,新郎从典礼台走过鹊桥,在来宾这边的拱门接新娘,三姐夫将新新交给新郎。新郎和新娘手挽着手走过鹊桥,来到典礼台,宣读结婚誓言,接着是新新单位领导黄厂长证婚,小女孩化妆成的小天使送上钻戒,新郎、新娘互戴戒子,新新唱了一首经过新郎改词的歌“大约在春季”。歌唱完时,新郎吻了一下新新,新新哭了,那是幸福的眼泪。新郎上去帮新新檫试,主持人机敏地说:“幸福的眼泪是甜的”。今天的新新无比的漂亮、纯情。接着是新郎新娘共同点燃右边的礼花,共同倒满五层塔型酒杯。接着主持人介绍双方父母,新郎的父亲、三姐夫和三姐走过鹊桥,新娘在鹊桥的另一端迎接新郎的父亲,新郎迎接新娘的父母。三姐夫代表新郎、新娘父母讲话,三姐夫今天的讲话真是超水平发挥,声音很大,说得也很好。大家一致说好。
典礼结束后,酒宴开始,大约有24桌240多位来宾参加新新的婚礼。我有幸坐在主桌,挨着三姐夫,这桌上有新郎的父亲,新郎的母亲因为身体原因没来。三姐夫和三姐下桌敬酒的时候,我和新郎的父亲聊了几句,从老家山东聊城来,今年67岁,身体很好,人很朴实,一边告诉我,还一边用右手做出一个六字一个七字。这桌子上还有新新的介绍人、新新的领导,四姐夫妇和齐胜英。新郎给和点烟时,我没抽,和他喝了一口啤酒。
阅读全文…… 1984年7月英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1985年4月结婚,1986年3月生孩子,直到孩子上了小学,英又有了学习的愿望,经过几个月的复习,英考上了母校东大的博士研究生,1994年3月至1996年10月英在东大师从徐心和教授、谢绪凯教授攻读博士学位,学的是自动控制理论及应用专业。
上班。开会,最后布置评估事宜。
中午和小栾、李阎岩、朱老师一起回家。
和母亲一起吃午饭,很长一段时间没和母亲一起吃午饭了。
阅读全文…… 英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也是第一届研究生。那时考研是很难的,11个人报考1个导师,只有一个名额,这意味着必须每门课都要及格并且部分在这11个人中最高才能考上。英当年的10个竞争者都是男生,英科科及格,总分最高,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中谢绪凯教授的研究生,研究方向是控制理论。谢老师在东大声望很高,曾当过理学院院长,学问、人品俱佳。谢老师对英的冶学和为人影响极大。
考完研究生时的英只有80多斤,是她成年后体重的最低点。
上班。整理评估文件,判作业,上成绩。
午饭后到瀚宇宛家中休息。
阅读全文…… 英是77级大学生,是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大学生。从昌图县宝力公社头道村考进东大数学系。上大学时英20岁。由于这是十年来的第一次高考,学生中集中了十年的精华,他们都非常珍惜学习的机会,都很刻苦读书。刚上大学的时候,英觉得班里藏龙卧虎,有年龄大的老高中同学,也有从高中刚毕业就考上来的小同学。对学习有过信心不足,但英坚信“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最重要的“数学分析”课程考了个全班第一,得到任课老师赵惠元奖励的一个笔记本,从此信心大增,学习成绩在班上一直是前几名。大学毕业考研,英一下就考上了。那年她们班只有三个同学考上研究生,全东大只有四个女生考上研究生。
英有32个大学同班同学。女生有富严、杜小红、李沛玉、李伟萍、胡志国、张颖淑。男生是王垂然、杨永治、徐广兴、徐勤、张庆灵、张铁、韩铁民、张树功、张敏志、张利民、刘子丰、刘大任、谢崇远、付连奎、于福洋、赵植武、项羽、曹俊佳、赵殿品、高歌、林延平、马成陆、刘锦毅、孟令其和吴宪龙(中途转到化学班)。
英的同学都学有所成,很多同学在国外,在国内的也都是社会的中坚,在高校工作的最多。英的同学我大都见过,有些我还很熟悉。杜小红、李沛玉、李伟萍、胡志国都到过我们家,富严每年过年时都和英互相邮贺卡,男生中王垂然、徐勤、张庆灵、张铁、韩铁民、张敏志、刘子丰、刘大任、谢崇远、付连奎、赵植武、赵殿品、林延平、马成陆我都见过面,其中张庆灵见面直呼我“老杨”;张铁开玩笑说我是“荆海英的专职司机”;刘大任是我现在的同事,为我提供了今天这份英的同学和老师的名单。韩铁民、刘子丰、谢崇远和我都很熟悉,我们家计算机坏了,找韩铁民修过;东大分豆油,刘子丰曾带我去取。
阅读全文……
英的中学在沈阳读了半年,在宝力中学住校读了一年多,剩下的时间都是在头道中学读的。英的中学同学除几个五七战士的孩子外,都是当地农民的孩子。我听说的英的同学有高珊强、杨伟、孙丽敏。和英最要好的中学同学是高珊强,她在沈阳市财政局工作,我们两家交往20多年了。提起中学的事,英最得意的是她是全校公认的好学生,每次考试总考第一,岳父当过一段时间头道中学校长,看到自己的女儿考第一,虽然嘴上不说,心里肯定高兴。英说过,那时岳父以她为自豪。英还说过,头道中学有几个好老师,他们是北大毕业的,不知什么原因到了头道中学,他们的教学水平真高。英很受益于这几个好老师。其中一位叫李天普,教数学的,对英影响很大,他得知英考上大学后,冒着风雪走了20多里地赶到英家,向英表示祝贺,还送英一个笔记本。英在头道中学学习很好,她不仅数理化好,语言也好,她说过她的作文曾被拿到高年级展览。英在头道中学学习好在高考中得到证明,英在头道公社高考中的分数最高。很多人在高考前就说英肯定考上。英自己也自信自己一定能考上。果然,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高考,英就一箭中的。
上班。在乙4-201给工商04-01-02等七个班讲《管理心理学》。
下课后判作业,可真够一判的,一下子上来七个班的作业。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