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度步云:春秋往复里的山语心痕
步云山曾两次唤我赴约。第一次是2024年五一,它用漫阶的新绿、沾衣的山桃作信笺,我和学生张子涵踏阶而去,连落进衣领的花瓣都小心收好;第二次是2025年重阳,它以铺地的松针、低语的石河为回音,我跟着老教授们的脚步缓行而来,指尖常不自觉拂过石河上的圆润碎石。同一片长白山系的脊梁,春时总把“万物生长”的雀跃揉进风里,秋时又把“岁月沉淀”的从容藏进石缝。先前为春日的邀约写过短记,如今想把秋日的回应也补进去,让两季的山影在文字里相认,才算给这份双向的奔赴,写一封完整的回信。
一、走春记:石阶上的春日絮语
若说辽南的春有千万种模样,步云山的春定是“藏在细节里的鲜活”。这座横亘辽东半岛北部的“辽南第一峰”,把长白山系的苍劲与春日的柔媚揉得恰到好处,连“四绝”景观都染着新生的暖意:奇峰怪石间冒出嫩蕨,清泉碧潭映着新抽的柳丝,古树名木的枝桠间栖着筑巢的山雀,云海仙境裹着未散的晨雾,像给绿山披了层薄纱。
查看:7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