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巧不书    影集   下载   留言   国学   宋词夜话 
首页 - 读书 - 著作 - 辞典 - 诗选 - 对话 - 演讲 - 评论 - 日誌 - 悖论 - 书画 - 情感天地 - 雪泥鸿爪 - 闲情雅趣 - 管理茶座 - 经济学吧 
站点日历
73 2025 - 10 48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站点统计

文章搜索

 标题   内容

俄罗斯纪行之50.《五首诗,看俄罗斯》 读首词再睡(第10夜)
未知 读首词再睡(第9夜)   [ 日期:2025-09-21 20:55 ]

       2019/10/29,星期二,晴。
读首词再睡,第9夜
今天读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对这首词印象最深的一次是1978年3月末听全国科
学大会新闻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虹云代郭沫若朗读闭幕词《科学的春天》时用了这首词中间的两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现在郭这篇讲话除白居易的这两句记词,别的一句也记不住了。
有人考证说这首词是唐文宗开成二年(公元837年)白居易67岁那年初夏在洛阳写的。当时他写了3首,这首最好。白乐天早年3次到过江南,留下深刻印象,晚年回忆起来,写了这组词,这是第1首。写得是对江南的总体印象。他深情地回忆说:江南这个地方好啊!那里的山光水色我曾经很熟悉。春天的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花照得胜过火焰,碧绿的江水颜色绿得像岸边的蓝草。怎能叫我不回忆江南?
这组词的其他2首,

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其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       
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分别回忆杭州和苏州两个美丽的江南城市,我小学时就听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说法,对江南,特别是对苏杭充满憧憬,读这几首白词,自然亲切。在上海读书3年,又看过江南很多地方,再读更感亲切。
沈阳是我的家乡,我生在沈阳,长在沈阳,除在外地学习、工作的10年外,一直生活在沈阳。可以说对沈阳魂缠梦绕、生死相依,这种情感是这颗地球上任何其他地方都无法替代的。故乡最好,仅仅因为它是我的故乡。因为可能有可以论证出来不比沈阳差的地方。这就像母亲最好,仅仅因为她是我的母亲,尽管可能有可以认证出来不比自己母亲差的母亲一样。谁都有权力认为自己的故乡最好,自己的母亲最好。
说了半天,要表达一个意思:沈阳在我心目中最好,这是前提,以免我高调赞美其他地方时,有人说我“不爱故乡”、“子嫌母丑”。
我是沈阳人,但这不妨碍我对世界其他地方的欣赏,而且和沈阳的差异越大,我的欣赏程度越高。这可能是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心理学中的“距离产生美”在起作用吧!在一个地方住久了,会产生审美疲劳,美也看不出来美了,会产生一种错觉,不如故乡的地方也觉得好,不要说真有认证不出来和故乡比哪个更好的地方了。这种观念在我的一首诗里反映出来:

前者,后者

有人生在北方却想往南方
有人生在南方却想往北方
我是前者

有人生在西方却想往东方
有人生在东方却想往西方
我是后者

The former, the latter

Someone born in the north, but longs for the south
Someone born in the south, but longs for the north
I am the former

Someone born in the west, but longs for the east 
Someone born in the east, but longs for the west 
I am the latter

1991年我有个选择,是去北京读硕,还是去上海?
我选择去了上海,因为是我北方人,我要看看南方。徐悲鸿先生有一联“白马秋风塞上,杏花春雨江南”,在我心目中这是表现我国南北差别最简、最美的一句话。我看惯了“白马秋风塞上”,我要看看“杏花春雨江南”。选择去江南还有一个原因和我的一个忘年交仲鸿生教授也有点关系。他是个全才,全武行,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从我们1984年认识,我什么事都爱问他,他也都能给我相应的建议。他是扬州人,50年代西安交大高才生,毕业后到中科院自动化所工作。到我校后,当过图书馆馆长、计算机系主任、外贸系主任、院办主任,退休后又到宁波教书10年。人们常用“通今博古、学贯中西、文理皆好好”形容一个人的全面,他除了上面3条,还要加上一个“南北兼容”。我认识的人,单项比“通今博古”有比他好的,比“学贯中西”有比他好的,比“文理皆好”有比他好的,比“南北兼容”也有比他好的,但4项放在一起比较,就是他最好了。我国幅员广大,南北差异很大,无论从学术思想、还是具体的技术如武术、弈棋、烹饪...都有最大差异,了解南派思维和做法,对一个北方人来很有价值。现在看,我的这个选择是正了,3年的南方生活,让我对我国南方各方面情况都好较深的了解。比到北京读硕,学习内的内容大致相同,学习外的收获感觉更大。
    我最爱沈阳,但我喜欢到外地学习和工作,越远越好,和沈阳的差异越大越好。我去过大连学习、上海学习澳大利亚学习;去过美国讲学、去过罗马尼亚工作,加在一起的时间超过10年,这10年肯定比一直在沈阳学习和工作价值大。
    看到我的《前者,后者》,网友水儿回复我说:

我在北方却想往南方
我和你一样
我去了
可是我又回来
因为我的心里已经装满北方

我在东方却想往西方
我和你一样
可是如果我去了我想我还会回来
因为我的根还孕育在东方

我去过南方,也去过西方,我回来了,“因为我心里
已经装满北方”,“因为我的根还孕育在东方”。
    明天见!晚安!



[ 阅读字体大小: ]
暂时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 不要忘了输入验证码哦!
作者: 姓名:    验证码: 
评论:

禁止表情
禁止UBB
禁止图片
识别链接
识别关键字
 
Copyright © 2018 杨子空间  网站管理 
Processed in 0.032227 second(s) , 6 queries
辽ICP备1801877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