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巧不书    影集   下载   留言   国学   宋词夜话 
首页 - 读书 - 著作 - 辞典 - 诗选 - 对话 - 演讲 - 评论 - 日誌 - 悖论 - 书画 - 情感天地 - 雪泥鸿爪 - 闲情雅趣 - 管理茶座 - 经济学吧 
站点日历
73 2025 - 10 48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站点统计

文章搜索

 标题   内容

读首词再睡,第42夜 读首词再睡,第44夜
未知 读首词再睡,第43夜   [ 日期:2025-10-25 18:31 ]

       2019年12月2日,星期一,晴。
读首词再睡,第43夜
今天我们读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杆处,正恁凝愁!

这首词是柳永落第离开汴京,游历江南时写的,是对羁旅行役之苦和思归思念佳人的深情表达。
也有人认为这首词代表柳词最高水平,是柳永的代表作。最有名评家就是喜欢和柳永比较的苏轼。宋赵令畤《侯鲭录》卷七:东坡云:“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声甘州》云:'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晚清词论家郑文焯称《八声甘州》是“古今杰构”,是“耆卿集中仅见之作”。又说:“柳词本以柔婉见长,此词却以沉雄之魄,清劲之气,写奇丽之情”。王国维认为这首《八声甘州》可与苏轼《水调歌头》媲美,均为“格高千古,不能以常调论之”。我朋友吴峰也认为“这是柳词中比《雨霖铃》更有思想深度的佳作”。
我们读这首词先读下半阕。
在20000多首宋词中,这首的下半阕和我的一段经历吻合,就好像柳永1000年前为我写的一样,读起来句句都感到亲切。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我在布拉
索夫工作6年,经常爬市中心的TEMPA山,每到山顶往下看小城尽收眼底;再远望,万里云天,故乡渺邈,恨不能马上回去。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我也常想有什么事业、
功名值得我如此远离妻子孩子,一人海外飘泊6年?吴峰先生论这句说:“这一叹,让人想到孔子那一叹,但孔子那一叹是圣贤之叹,而词人一叹是百感交集之叹,叹韶华易逝,叹错待佳人,这都是短叹,词人一定还有一份长叹,叹心为物役,叹自我迷失。这是一种反思精神,是走向自知之明的智者觉悟,这也是定位本词思想深度高于雨霖铃的核心理由之所在。”我深以为然。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想我妻
子也定是打扮好盼着我早日回去,通话时总问我什么时候回家?
“争知我,倚阑杆处,正恁凝愁!”她怎么知道我,在TEMPA山项,倚着阑杆,正在想她,发愁不能马上见到她!
吴先生评最后两句说:“这些文字,其实不过是反思之后,没能解决核心困惑的自我安慰而已,想象着佳人颙望,苦捱苦盼,自己则含情对望,互为知己者望,其实这份期待何其虚幻,表面上是自己和佳人的对望,其实是落魄之我和功名之我的对望,这种对望只能说明一点:词人真的还没想明白自己最困惑的那个问题,依然还没有摆脱心为物役的精神纠缠,或者虽然想明白了,却依然故我,宁愿做一个为情所役,为物所役,为功名所役的跋涉者!”
我到现在还不知道自己为何所役。但肯定有所役,不然不会活得这么累。
上半阕全是写景。面对傍晚时的一场阵雨,我看它从江上的天空哗哗地落下,经这番洗涤,秋天变得格外清澈澄净了。寒风越来越凄厉,关山江河更加冷落,一轮气息奄奄的落日,正好对着我的楼头。到处都是花儿凋落枯萎,绿叶大大减少,原来很茂盛的自然景物都完结了。只有长江水,默默无语地向东流去。暮雨,江天,清秋等词语都是柳永喜欢用了。
明天见!
晚安!



[ 阅读字体大小: ]
暂时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 不要忘了输入验证码哦!
作者: 姓名:    验证码: 
评论:

禁止表情
禁止UBB
禁止图片
识别链接
识别关键字
 
Copyright © 2018 杨子空间  网站管理 
Processed in 0.031250 second(s) , 9 queries
辽ICP备1801877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