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9-17,星期五,雨。朋友是镜,早餐谈话,改稿,上课,看电影。
人有和自己差不多的人在一起的倾向,水平差得多的人没有办法长期在一起,所以想知道一个人,看看他有什么样的朋友就可以了。长在一起下棋的人水平肯定差不多,长在一起打球的人水平也肯定差不多,不然玩不到一起去。高了不行,低了也不行。
早餐时和刘宁在3食堂遇见,说会话,一是关于课的事,一是关于编教材的事,聊得很好,很高兴。
下午四节研究生课,给他们讲高级管理学。
阅读全文…… 2010-9-16,星期四,多云。快乐地学习,再论知足,指导研究生,开会。
什么是人类进步的最大动力呢?我认为学习能力。看一个人的进步速度,要看他的学习能力;看一个组织的进步速度,也是要看这个组织的学习能力,这个组织可以是一个家庭、一家公司、还可以是一座城市、甚至是一个国家。那么什么是学习能力呢?学习能力是指在很多种基本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组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能力、意志力、理解力等。在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圣吉提出“学习型组织”概念,很快得到世人的响应,现在的组织,大多都想把自己改造成“学习型组织”。在本世纪初的这场全球化的学习热潮中,圣吉居功至伟,然而,在人类中找一个最爱学习也最善于学习的人,找一个最喜欢教导别人学习的人,还是我们中国的孔子。.《论语》开篇就讲到学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一生都把学习看作一件快乐的事。
今天的突然冷了下来,秋到了。
阅读全文…… 2010-9-15,星期三,晴。再论知足,指导研究生,开会。
晚上和梅闲聊时说起孟子的一句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想到我这两年遇到的两件一点不怨我的闹心事,忽然悟到这就是我的忧患,人活着必有忧患,一点忧患都没有那不成神了?前不久写过几篇说知足的短文,说的都是正面的知足,这是不完全的,其实知足还应包括对负面事件的知足。说到这时,梅说:“早就听说过这种故事,比如说腿摔了,应该庆幸没把别的地方也摔坏了。”我也听说过这种看待不幸的思维方式。但我遇到这两件忧患的事时没有往这方面想。今天对这两件事想开了,虽然都不好的事,但我由衷地感到知足。人对不幸事件的知足更看人是不是一个知足的人。
阅读全文…… 2010-9-14,星期二,晴。朱元璋的气魄,备课,上课。
朱元璋当皇上后,写过一首帝王气魄十足的诗,这首诗是洪武年间任何其他人想都不敢想的:
燕子矶兮一称砣, 长虹作杆又如何?
阅读全文…… 2010-9-13,星期一,晴。Melanie,打字。
和Melanie谈本周工作,一是她的课程,把我做的PPT传给她;二是要写的论文。带她去买U盘。她称U盘为thumb drive.
中午领出研究生院送的教师节礼物,千禧鸟套巾。
下午在工作室修改“学而篇”。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