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密问题(Adam Smith Problem),从19世纪由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家提出来后,一直受到经济学家关注,今天我们咖啡馆锁定这个话题。我先说下这个问题,综述两种主流答案,写出我的答案,欢迎各位咖啡友的答案。
Q:19 世纪中叶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家认为《道德情操论》主要是受了哈奇生的视仁慈为道德基础的观点和休谟的同情观影响,以同情心作为人性的基础。《国富论》则是斯密在法国之行时受到法国重农学派“唯物”哲学的影响,从而使他的理论转向了利己的理论。这场存在于德国历史学派与边际学派之间的激烈争论,就是“亚当·斯密问题”。也就是斯密的《国富论》与《道德情操论》之间、经济学与伦理学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的问题。
阅读全文……
杨子在网上开经济学咖啡馆的想法有20年了,今天是周末,11月里的阳春,暖暖的太阳,是个好日子,就选今天开张了。欢迎各路朋友来这里沉思、畅谈,分享自己感触深的经济学观点。咖啡自备,你喝你的,我喝我的;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我们约定每次聊一个话题,不要跑题,谁也不强加谁,相互包容,不抬杠,不大声说话。聊得投机,可以相约线下去星巴克,AA制。
话题1:世人只认识半个亚当
阅读全文…… 2019/10/21,星期一,晴。
读首词再睡(前言)
5G时代,变化眼花瞭乱。生活工作,压力山大,失眠难免,我就前半夜睡不着,有时胡思乱想,有时翻看手机,其实啥事没有。从今天起,试试睡前读词,如能在词中入睡,幸甚。
为什么选择睡前读词?因为世间最美的就是词,词是玩的,不言志,不载道,写的多是风花雪月,美女美酒,抒发的是人的真情感,不装。词在美感和真情上甩其他文体至少两条街。睡前需要放松,读首词会是好选择。
我有词情绪,迷词50年,每遇到好词总是吟诵再三,及至背下来,也看过一些词话,自信对词能分出良莠。但我只是鉴赏,并不填词。相当于不会做,会吃,是吃货,或雅点说是美食家。
阅读全文…… 巧合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小概率事件碰到一起。我不迷信,但对巧合有兴趣,有兴趣又不敢深究,怕自己陷进去出不来。我关注的巧合多是“轻巧合”,我觉得这种“轻巧合”像咖啡,里面有多味人生,至于“重巧合”,有的细思极恐,还是不想为好。这是我对巧合的态度。
中国有句俗语说“无巧不成书”,据此,我设想了这个栏目“无巧不书”,讲些个人经历中的“轻巧合”,我尽量不涉及别人,涉及到了也是我认为有益的,至少是中性的、无害的故事,意在让人体会生活的乐趣,笑一笑。
1.6个月没去学校,6天内去两次
阅读全文…… 我得过沈阳市“五一劳动奖章”和“沈阳市劳动模范”称号。填履历获奖栏时我写过,但我从来没对人说过,因为我觉得我不够。我家大哥就比我应该得这些称号。
在我64岁人生经历中,我和城里人、乡下人、中国人、外国人、读书人和文盲都有超过6年的接触,在我接触过的人里,我大哥是最勤劳的。
一、一生绑定一座楼
大哥的一生和一座楼紧密相关,这座楼就是沈阳的东北电影院,这家电影院不但是沈阳最大的影院,还曾是东亚最大的影院。非常巧,这家影院是1938年建的,我大哥是1938年出生的。大哥从1954年到2004年一直在这个影院工作,1998年退休后因为整个影院的电器需要他维修,退休后也天天去,一直工作到2004年这座建筑被拆除。2004年03月14日12:10《沈阳今报》记者高晓红作东北电影院拆迁报导时,两次提到唯一的一位影院员工就是我大哥。一句是这么说的:“70多岁的老放映员杨兆禄一直眼含热泪在附近看着。” 最后又说:“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了一位70多岁的老人一直在附近默默地看着,他的眼圈始终红红的。他是在东北电影院工作了50年的老放映员杨兆禄,从电影院拆迁开始,他每天都到这里来看看,看着看着不免老泪纵横,半个世纪的情节使他难以忘记。他说他的两个儿子也在东北电影院工作,如今电影院不在了,心里真不是滋味。”
阅读全文……